席晓艳,女,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党政机关、央企、出版社等。有游记、随笔、散文等发表。
人这一生,无论走了多远的路,做成了多大的事业,都离不开每天的吃吃喝喝。正所谓“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的缘故,吃快餐、叫外卖成了常态,偶尔亲朋好友聚会也是选择餐馆,虽然有了效率、省了人力却也少了富有心意的亲情和烟火滋味儿。不知从何时起,应该自家厨房里常有的锅碗瓢勺交响乐,却成为到了节日时才有的隆重节目,那种灯火温馨、家人闲坐、相互畅叙的场面,恐怕也只能是更盛大的节日才有的。
正月初五,远在包头的妹妹传来喜讯,家中添了个大孙子,正式步入三代同堂的人生旅程。沾了这个喜儿,我也算是荣升祖母级行列了,便一高兴,趁着正月里尚浓的年味,选了个周末飞到了包头。
飞机到达包头已是万家灯火,喜上眉梢的妹妹直接把我接到了家里。刚进单元门,就听到从屋子里传出了小狗急促而欢快的叫声,打开房门,一大一小两条宠物狗挡在门口,迫不及待地围着我们摇着尾巴上蹿下跳。妹妹笑着蹲下身,拍拍这个摸摸那个,嘴里不停地叫着它们的名字,就像在哄自家的孩童。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宠物狗,多少有点紧张,但也学着样子俯下身子,试着伸手去摸它们的脊背。它们灵活地转着头,跳着脚,吐着小舌头舔着我的双手和袖子示好,这副可爱的样子怎能让人怀有戒心呢?
第二天一早,妹夫去遛狗,妹妹就带我到客厅看她养的绿植。一眼看到的是一棵高大的龙血树,树干已有小孩子的手腕粗细,在一人多高处分出五个枝杈,分别延伸向上生长,仰头观之几乎触及到了天花板,细长的树叶自然地垂落下来,形成了宽大的树冠,扎实的根部、苍劲的树干、绿绿的叶子无不透着一种勃勃生机。我不禁惊叹:“家里居然能养出这么茁壮的绿植!”妹妹介绍说,这棵龙血树本来是在阳台上的,因为长得太大了,不得不挪到了客厅,现如今又发愁客厅里装不下怎么办。
阳台上也摆满了高高矮矮的绿植,窗台上是吊兰、虎皮兰和绿萝,地上是大大小小盆栽的芦荟,大盆芦荟已有十多年历史,小盆芦荟则是老芦荟繁衍的子子孙孙。妹妹指着地上一盆宽叶繁茂、挺拔向上、呈紫墨色的绿植说:“这是年春节从三亚的海滩上挖来的。起初只是一片带根的叶子,到了咱们塞外居然也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还给朋友、同事分享出无数片种子,可惜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妹妹津津有味地介绍着,充满了对自然界草木生命的爱怜之意和培育生命过程的成就感。
龙血树下还架着一个鱼缸,几条锦鲤悠闲地游动着。屋子干干净净,窗明几净,客厅的正面墙上挂着一个大红中国结,增添了几分年味的喜庆。这时太阳刚刚升起,晨晖斜射,暖意融融,有一种置身南国的惬意。
从厨房里飘出了食物香味,引起了我的饥饿感。早餐是红枣莲子小米粥、蒸花卷、煮鸡蛋、蒸胡萝卜,妹妹一边张罗着早餐一边介绍着:小米、面粉是专门从不施化肥的农家买来的,小米粥放入红枣、莲子起安神解乏的作用,有助于消除旅途劳顿,花卷是早上刚刚蒸好的,但是前一天晚上就发好了面保鲜在冰箱里的……听着妹妹的介绍,我已经迫不急待地端起了碗。小米粥尚未入口,已香味扑鼻了,喝上一口,丝丝的小米香和淡淡的枣甜味,从舌尖直入脾胃——好诱人的早餐啊!
吃罢早餐,我们驱车十几分钟去另一个小区看望才出生十几天的大孙子。小婴儿刚刚睡醒,眯着惺忪的睡眼,挥舞着小拳头,用力蹬着两条小腿,扭动着小躯体,自在地伸着懒腰。算起来,我已有二十多年没接触过未满月宝宝了,宝宝那红扑扑的小脸、黝黑而浓密的胎发、直挺挺的脖子,无不透着一种纯净和健壮。妹妹轻轻地把大孙子托在手臂上,饱含慈爱地轻声问候,儿子、儿媳、月嫂详细地讲述一天来孩子吃喝拉撒睡的情况,全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充满了对新生命、新希望的爱护。
下午我准备登机返京了,妹妹把一个沉甸甸的、已封好口子的塑料袋子交给我,说是自己亲手做的阿胶糕,放了炒熟了的红枣、核桃、芝麻,阿胶糕也都切成了小块,方便食用。我被妹妹满满的爱意温暖着,从小到大我都认为她才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现如今她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充满了希望,真是令人欣慰啊!看着妹妹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感受着她充实从容勤劳的工作生活状态,突然想起了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物质诱惑下,人们往往忽视柴米油盐的世俗市井生活,热衷于在忙忙碌碌的工作过程中,追求所谓的满足和幸福。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正是从普通的一粥一饭、温馨的亲情滋味中升华而来的,就像这烟火味道平凡而朴实,就像这婴儿赤子般纯真,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地传承着,托起人生的希望和未来!
红豆杂志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投稿邮箱散文:hongdou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