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74岁的印尼归侨郑文泰,从年起陆续投入上亿元人民币,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打造上万亩的植物王国。他所经略的兴隆热带花园,生存着多种植物物种,当中珍稀濒危植物60多种,可谓海南的“热带植物天堂”。他曾获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感动万宁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中新社记者洪坚鹏摄
一个人,用26年时间,陆续投入上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上万亩的植物王国,不为别的,只为圆自己一个“绿色梦想”。
这个人就是老归侨郑文泰—海南万宁兴隆热带花园的“老板”。在满眼翠绿的园子里见到这位74岁的老人时,他正戴着棒球帽,在园子里忙碌,胡须灰白,肤色黝黑,乍一看像个普通海南老农,难以想像他有着“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感动万宁十大年度人物”等大大小小的“光环”。在他眼中,财富、荣誉云淡风轻,不如脚下耕耘的这片土地厚重。
26年前,华侨郑文泰在侨乡兴隆开始建造一个绿色花园,一点点把一座荒山弃林建成拥有多种植物物种、当中珍稀濒危植物60多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就有27种,大批面临灭绝的植物得到了迁地保护、繁殖并形成群落。百万株树木的万亩“热带植物基因库”,可谓海南的“热带植物天堂”。
如今,年逾古稀的郑文泰每天清早起床,先在花园里巡查一圈,然后和工人们一起劳作,直至太阳下山。在泥土的芬芳里,与一株株植物相伴,那是他最享受的时光。
郑文泰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仙夹镇,年出生在印尼,先后求学北京、海南、香港和台湾,后移居香港,进入建筑设计、酒店经营管理行业,成为一名商人。此间的资本积累,为他回到海南恢复热带雨林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
图为印尼归侨郑文泰。中新社记者洪坚鹏摄
年,19岁的郑文泰来到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在这里,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华侨大学植物分类细胞学课程,他自愿“下乡”到兴隆来看中国的热带植物。“从海口到兴隆,多公里的路程花了8个多小时,那时的万泉河没有桥,要摆渡过河。”
郑文泰多年间周游欧、美、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但吸引他的不是高楼大厦、亭台楼阁,而是充满鸟叫虫鸣,满眼绿色的大自然。郑文泰对中新社记者说:“人类是从原始森林里走出来的,与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永远离不开它们。”
上世纪80年代,郑文泰在广州、香港等地从事酒店和建筑行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年,郑文泰生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与死神擦身而过之后,郑文泰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我能活下来,一定有想做却还没有做的事。”病愈后,郑文泰决定完成平生夙愿——修复一处热带雨林系统。
郑文泰年少时见过的长满青皮林的青梅山已面目全非。乱砍滥伐使雨林生态遭到破坏。“还青梅山的原貌,让它不负其名。”当年,郑文泰变卖部分资产,与兴隆华侨农场合作,在亩的荒地野坡上启动热带雨林修复工作。之所以选址兴隆,正是因其地处北纬18度线的热带北缘,湿度、温度较南北都更适宜热带植物的生长与恢复。
郑文泰一边将名下的资产陆续出售,换取上亿元的“绿色事业”资金,一边进山寻找物种、移栽育种、垦荒造林。郑文泰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的植物专家,带上砍刀、背上水壶、揣上干粮,普查地质、水文、森林植被、物种资源,在山坡上搭建苗圃培育树种。当时正值海南房地产开发热潮,一个成功的侨商换上园林工人的行头,一头扎进荒山里,这样的举动让他的亲朋好友无法理解。
他拿着GPS定位仪,自己测算、设计,规划未来。
郑文泰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以热带花园为基地,引种、育种、扩繁,进行林相结构恢复。就连国外的朋友到海南拜访,也会特意带给他一些种子作为礼物。经过努力,许多濒临灭绝的植物在这里得到迁地保护、繁殖,并形成群落,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图为兴隆热带花园一隅。中新社记者洪坚鹏摄
现在的兴隆热带花园,已扩大到约1.2万亩,珍稀濒危植物有65种,许多特有树种、珍稀濒危植物如海南苏铁、桫椤、琼棕、海南龙血树、降香檀、青皮树、长叶竹柏等,都是郑文泰几番周折从国内外收集来的,育化后被移植到园内。兴隆热带花园已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热带生态园林,被国家确认为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
“全世界的热带雨林面积都在减少,时间拖得越久,物种丢失得越多,要抓紧时间保留这些物种。”尽管如今兴隆热带花园里郁郁葱葱、花团锦簇,但离郑文泰心目中的热带雨林结构修复基本完成还有很大差距,物种的找寻和扩充仍在继续。
郑文泰在育花。杨抒怀摄
“白颜树还没有找到,那是海南热带雨林体系中最高级的植物物种。”郑文泰心里始终保存着一份热带雨林植物找寻名录。只要听说哪里出现了热带雨林珍稀物种,郑文泰都会不惜代价前去找寻。一次进山找“苏铁”,郑文泰从6米高的山坡上摔下来,不省人事。医院时,一同把他心心念念的“苏铁”带了回来。
目前,郑文泰的热带雨林修复工程已经到了第二个恢复阶段——附生植物生长阶段。为了保护这些附生植物,他暂停了热带花园的售票开放。明年,第六届中国兰花大会将在兴隆热带花园举办,届时热带花园将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
除了生态修复,另一件让他挂心的事就是如何分享他和团队多年来研究种植的成果。郑文泰在花园里培育研究咖啡、菠萝、荔枝等经济作物的新品种,这些都是他的另一项事业——用更为高效的农业支撑当地的发展,让当地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来源:人民日报、中新网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参与讨论!
喜欢这文章,点个????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glongxueshu.com/xlxshy/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