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我们开通了赞赏功能,您的打赏资助将是推动我们高产前进的原动力,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多多支持哦:)
今天有位网友提了个很好的建议问我能不能针对近期国内问题疫苗讲讲美国孩子的疫苗接种是怎样的。所以我也没多做准备,临时就我所了解的信息做了一个17分钟的视频,粗浅地探讨了一下以下2个问题:
1)介绍一下美国孩子如何接种疫苗;
2)谈谈美国的疫苗安全性。
您可以通过点击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优酷视频播放界面收看:)或通过这段文字下的音频方式收听,下面的文字是通过视频语音内容整理出来的笔记,您也可以以文字的形式阅读。
今天有位网友提了个很好的建议问我能不能针对近期国内问题疫苗讲讲美国孩子的疫苗接种是怎样的。所以我也没多做准备,临时就我所了解的信息粗浅地谈一下以下问题:
1)介绍一下美国孩子如何接种疫苗;
2)谈谈美国的疫苗安全性。
美国孩子从出生开始,儿医就会提供一份疫苗接种时间表建议清单,多大的时候打什么内容都很清楚地写在上面,至于打不打打多少家长可以听取完儿医的建议以后决定,至于是否免费,这个因每个疫苗的内容以及各个州和你孩子的保险的类别的不同情况而定,也不是什么都是免费的。
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我大概查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1乙型肝炎、2脊髓灰质炎、3肺炎球菌肺炎、4轮状病毒腹泻、5白喉、6百日咳、7破伤风、8流感嗜血杆菌感染、9麻疹、10流行性腮腺炎、11风疹、12水痘、13流感。
美国孩子如何接种疫苗
接种有自己的时间表,比如乙肝HBV的第一针建议新生儿就注射,然后第二针在第二个月,第三针在第六个月;再比如DTaP,也就是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的第一针是第二个月大的时候注射,第二针第三针第四针分别在第4、6、12-15个月期间注射。疫苗记录上,国内其实更正规,反而美国随便,但美国的侧重点是信息联网,所以医院注射的不同疫苗,它们在网上都能查到信息不会遗漏或者重复注射。比如我家孩子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州,后来我们搬到乔治亚州来以后雇了一个新的儿医,他从我们这里要来了以前儿医的信息直接从网上就把他所需要的我家孩子们的疫苗点子档案全调过来了。
我家孩子从国内回美国以后,因为她们在中国注射了一些疫苗,一些疫苗内容是按照美国这边列的清单注射的,还有一些就是根据国内生活环境需求而注射的,等回来以后美国这边的医生就要了一个翻译清单,对照着这边的要求确认以后,更新归档,当然这其中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
虽然美国没有强制的疫苗硬性规定,但是很多郡的学籍管理要求你必须有它规定的疫苗注射记录才能注册入学,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只要是新学校新学期注册都需要去从你的儿医那里要一份更新了的疫苗证明单。当然这个因州而异,并且有些州你可以申请疫苗注册豁免因为有些家长不信任疫苗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注册,或者因为一些宗教原因不能注册某种特殊的疫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家孩子刚从国内回来的时候被告知有一些针是需要补打的,所以我记得当时一次性直射了3针,实际上中国孩子到美补打疫苗,医生都是一次两三针,有时候甚至四针或更多,我听说过8针的,这种处理方式让许多移民父母不解。儿科医生说,如果你不希望孩子一次接种多个疫苗,你完全可以分期多预约几次。
美国的疫苗安全性
其实疫苗安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疫苗这种东西的安全性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参数而已,没有任何标准的参照意义,从一个大的层面来讲,世界上没有完全完美的疫苗。即便疫苗本身是完全合格的,也可能对接种对象产生副作用,导致后遗症,或者甚至会造成死亡。历史上美国也有很多疫苗安全事故。但比起中国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疫苗安全问题,我仍然觉得中美的疫苗安全其实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的疫苗安全根源在于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问题,而不是疫苗本身,只不过疫苗成了一个出头鸟罢了。美国的疫苗注射虽然安全不安全一直有争论,但是美国的疫苗监管体系这几个大的阶段比如第一个动物实验研究,第二个以人为对象的临床积累数千甚至上万的研究数据后,后期的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申请审批和执照,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才能有最后的生产,之后的生产、运输和储存也有很严格的规定,这整个过程可以用苛责来形容。所以比如有些不是特别急迫的疫苗和药物如果想从实验室走上货架甚至需要数十年的程序。所以即使疫苗本身有问题,讨论都是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上的,而不是像国内这种还在琢磨哪个研发或生产质量监督环节或者质量标准本身有什么漏洞。
药品质量本身的高低受一个国家经济条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质量标准低可以理解,但是低到什么地步、如何通过别的技术手段弥补,是一个国家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给大家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在中国和美国的配方是不一样的,味道也不一样,那是因为食品安全标准在中国略低,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在配方上也是打最低标准的擦边球以节省成本为首要目的制定的配方,这个你怪不得企业,你标准制定成什么样,人家只要不比标准低,当然利润是第一位。药品质量也一样,我太太就是药物化学博士,一次她们研究所有几个中国人同事来家里做客,其中一位是协和医学院的,他说中国的药物生产渠道质量标准,说到药物生产材料,质量最好的一般销售给美国的药厂,次一级的给美国做兽药,再次一级的才是给中国的药厂。虽然不清楚是不是确有其事,但是从我的角度,我认为还是有可信度的,毕竟他其实参与过其中的一些细节了解一些里面的潜规则。
最近问题疫苗引发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公众对中国的药品监管缺乏信心,从更广的层面上看,它是中国社会缺乏诚信的一种表现,所以与其拘泥于疫苗本身或者揪出几个管事儿的替罪羊,不妨以此为契机推进药品质量的改进,哪怕是一点点呢?
在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微博上其实很多所谓的讨论,都没有必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glongxueshu.com/xlxszp/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