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从广泛实施百日咳菌苗免疫接种后,本病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是由所谓的“百日咳嗜血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虽然任何年龄皆可患病,但以学龄前儿童为多,甚至6个月以内的幼婴儿也不能幸免。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两季常见。一般于感染后1-2周发病,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三期:1、卡他期(初咳期):此期1-2周
此时的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颇为相似,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和低热。2-3日后咳嗽日渐加剧,尤其在夜间咳嗽更剧。2、痉咳期:此期约2-4周,也可长至6周
此期咳嗽频频而且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即每次咳嗽发作可连续数十声,并且集中在呼气期。此时病人往往伸颈抬头,两眼圆睁,握拳曲肘,面红耳赤,而且泪涕俱流。尤其在咳至尾声时,发出一种听似鸡啼样的吸气声。最后呕吐出粘稠痰液及胃内食物,痉咳才“暂告一个段落”,但不久又可再次发作。严重的病人甚至咳至双目出血、鼻孔流血或痰中带血,有的还会颅内出血。新生儿或婴幼儿患本病时更加凶险,可呈窒息现象,心率先快后缓,以至停跳。有的患儿还会发生抽搐,危及生命。3、恢复期:此期大约也是2-3周
咳嗽逐渐减轻,每日发作次数也减少,鸡啼样吸气声消失。但病人仍感神疲力尽,困倦无力。若再遇浓烈烟味,或再次发生上呼吸感染时,又可产生痉挛性咳嗽。
根据当时当地该病的流行情况,医生在了解了病人患病前与同样的病人接触的情况,再结合上述典型的症状,作出诊断是不难的。但要确诊医生还会进行细菌培养。近年来医生还用一种“荧光抗体技术”来辅助诊断这种疾病,其方法是从病人鼻咽部取粘液涂片,然后用一种带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之反应,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荧光时,即表明有该病病菌的存在。
百日咳怎么治疗?
百日咳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若能在卡他期或痉咳早期使用适当的抗菌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清除鼻咽部细菌,从而防止传播的作用。医生们多建议按下列顺序选用药物:1、红霉素:每日30-50mg/kg,口服,连服7-10天。2、氨基苄青霉素:每日-mg/kg,肌肉注射,疗程为7-10天。3、氯霉素:每日30-50mg/kg,口服,连服7-10天。但若白细胞减低时,应停药。4、复方新诺明(SMZ及TMP):SMZ(磺胺甲恶唑)每次12.5-25mg/kg,每日2次,TMP(甲氧苄啶)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用7天。 除了上述用抗生素对因治疗外,症状的治疗也很重要。因为有些症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威胁生命。为了祛痰止咳可用氯化铵或甘草合剂,以稀释痰液,减轻咳嗽。对于有惊厥者医生更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止惊,如用抗惊厥药苯巴比妥(鲁米那)每次5-8mg/kg。 由于百日咳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症状,机体反应不一,中医的治疗也就因证而施治,一般于初咳期多用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的治法。宣肺就是使肺气通畅的意思,而解表即以发汗来解除在表之邪。常用方剂为“止嗽散”,但中医还要根据病邪是偏于风热,抑或偏于风寒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痉咳期的治疗,治法为“宣肺降逆,清化痰热”。意思是使肺气通畅,不让肺胃之气上逆,同时还要清热、化痰,这样可以清除痉咳期的症状。最常用的方剂是“麻杏石甘汤”。此方是中医的经典方剂之一,主要成分便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各取其药名的第一个字,故合称“麻杏石甘汤”。方中的石膏可以清泄肺热,为主要的药物,中医称为“君药”;麻黄可以宣肺解表,与石膏有协同作用,称为“臣药”;杏仁则可以辅助麻黄止咳平喘,辅助的意思即为“佐”,因此杏仁属“佐药”;至于甘草,它可以调和各药的药性,为“使者”,属“使药”。这四味药相配对于痉咳期的百日咳有较好的疗效。 疾病到了恢复期,由于机体的损耗,病人的元气已伤,但症状仍存在,因此该期的治剂是要“养阴止咳、健脾和中”了,也就是说既要补充体内的阴液,尤其是肺阴与胃阴,同时还要帮助病人恢复胃肠道功能。多数医生会用“人参五味子汤”,主要药物是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和大枣。此方既能止喘止咳,也可以补肺气与肺阴,还可以健脾养胃,是百日咳恢复期的补益良方。
百日咳多久可以治愈?
百日咳的疾病,可通过针对百日咳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类百日咳的药物使用一定要适量,建议要在医生确诊百日咳的具体病情之后,再决定具体的百日咳用药,才是对百日咳的疾病治疗有帮助的。具体百日咳恢复期要多久才能好,下面将会针对百日咳的治疗工作来进行讲解,希望对治理百日咳有所帮助,切勿让百日咳的情况继续恶化,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检疫21天。
2、一般疗法
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加强护理以预防并发症,注意营养。可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以减少窒息或惊厥,需同时注意心率和血压。有低钙、低血糖等时,予以对症治疗。
3、抗生素治疗
应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可降低传染性,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如在痉咳期使用则无法明显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或是罗红霉素。
4、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肺炎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并发脑病时可予脱水、止痉等对症处理。
提示:
百日咳的治疗要引起重视,要先了解到疾病的具体情况,所谓的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疾病婴幼儿多见。而且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能还会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这种疾病的病程可长达2-3月,所以也叫做百日咳,一般恢复都需要天左右的时间。
百日咳的治疗一定要做到隔离患儿,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检疫21天。另外可通过一般治疗的方法,可以按呼吸道隔离,这样可以保持空气新鲜,另外还要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患者一定要做到加强护理以预防并发症,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注意营养。如果是幼婴儿窒息一定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止痉排痰。患者还能通过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这样可以减少窒息或惊厥,需同时注意心率和血压。有低钙、低血糖等时,予以对症治疗。
百日咳的疾病治愈上,考虑到百日咳的病因各有所异,所以针对百日咳的治疗方式也是不同的,最好是检查百日咳的具体情况之后,再针对性用药,这样才是对百日咳的治疗最有帮助的,重视百日咳的治疗科学性,进一步提高百日咳的治疗效果。
怎样预防百日咳?
预防接种后,人体内所产生的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叫做特殊抵抗力。百日咳的预防接种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的。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动免疫
宝宝出生后2-3个月起,开始接种百日咳菌苗。目前应用的是“白百破”三联制剂,即注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针。连续肌肉注射3次,1年后注射1次作强化,4-6岁时第二次强化,以求保持长期较稳定的免疫力。
2、被动免疲
没有接受过自动免疫的体弱幼婴,可肌注百日咳高价免疫蛋白,方法同前。
3、药物预防
有与百日咳患儿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可口服红霉素或复方新诺明7-10天。
4、患儿隔离
从发病起计算40天,从痉咳出现30天为隔离期,10岁以下的易感儿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后,应检疫21天,检疫期满,即应开始做全程的百日咳菌苗接种。
提示:
预防接种是用于预防百日咳的好方法,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请一定注意按顺序定期给孩子进行现有的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百日咳宝宝的日常护理
1、隔离与消毒:
发现小儿得了百日咳,应马上隔离,隔离期限从发病日算起是6个星期。
2、咳嗽的护理:
a、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屋内不要吸烟和炒菜,避免灰尘和不良气味,以免刺激病儿痉咳发作,要常带病儿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但注意给病儿穿戴包裹好,防止着凉。
b、对病儿要有耐心,减少病儿哭闹和情绪波动,用讲故事、有趣的游戏、用玩具哄逗等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减少痉咳的次数。
c、病儿痉咳时,协助侧卧或坐起,轻拍背部,按压腹部或使用腹带包腹,以减轻因腹肌扩张所引起的腹痛,而且有助于痰液排出。
3、饮食和呕吐的护理:
由于痉咳而导致呕吐,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应该给病儿吃有营养的饭菜。多吃一些含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婴儿给稠厚的饮食如糕干奶,可以减少呛咳。在痉咳后进食为宜,过凉过热都可以导致病儿咳嗽和呕吐。病儿呕吐时要把头转向一侧,最好抱起或坐起,以免呕吐呛入气管,呕吐后要及时漱口,婴幼儿要清洗口腔,或饮白开水冲洗口腔,以免发生口腔溃疡。
4、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
患百日咳的体弱儿和婴儿容易合并一些并发症,并发症对病儿的威胁很大,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是很重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如果病儿出现了发热、喘憋、鼻翼扇动、面色发青等症状,可能是并发了肺炎。
5、抬高枕头:
百日咳发作时,会非常剧烈的咳嗽,常无法入睡,家长可以将床头垫高,使孩子能呼吸顺畅,缓解咳嗽的强度。
6、热敷:
小儿咳嗽剧烈时,会造成胸背疼痛,此时可以用一条热毛巾敷在小儿的胸口上,然后轻拍按摩背部,此法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并能缓解症状。
7、忌饮食过饱:
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过饱。
8、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百日咳发作时,会非常剧烈的咳嗽,干燥的空气会增加咳嗽的频率,可能导致咳嗽的加重。
9、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
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